北宋书法家蔡襄鲜为人知的水利专家.docx
《北宋书法家蔡襄鲜为人知的水利专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书法家蔡襄鲜为人知的水利专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d徐粉3邮R踩后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人。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从此进入仕途,曾先后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当年,蔡襄在泉州、福州期间,曾在水利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主持修建海港大石桥蔡襄生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IOl2年)。蔡氏家族世居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村青泽亭自然村蔡坑)。母亲卢氏,惠安县德音里(今后龙乡)圭峰村名士卢仁之女卢节。卢仁是个很有学问的儒生,学识渊博,多次参加进士考试,累举不中。后来家境逐渐不济,为了生计,卢仁在老家惠安涂岭
2、圭峰伏虎岩寺内设馆教书。蔡襄15岁参加乡试,18岁游京师,入国子监深造。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参加开封乡试,获第一名。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蔡襄登进土第十名。次年,授漳州军事判官,在职4年。后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等职。蔡襄出任福建路转运使时,他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万安桥(洛阳桥),它被茅以升称作“福建桥梁的状元:它的建成,对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唐后期起,它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北宋时,泉州港湾区,帆橘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云集,各地货物集散。泉州城东郊有洛阳江,下游出海口江面宽五里,有渡口名万安渡。“每风
3、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沉舟被溺,死者无算”,商旅往来,视为危途。可见,万安渡成了阻挠当地进步的极大障碍,交通远远适应不了经济的需要,因此,万安渡建桥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蔡襄等人先在江底沿着桥梁中线抛置了大量的大石块,形成一条横跨江底的矮石堤,作为桥墩的基址。然后用一排横、一排直的条石筑桥墩,这种石基的开创,是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近代称之为“筏型基础:他种海蛎以固桥基,于桥上下两侧滩涂上,植石以附蛎,以减缓江流速度,使不致动摇桥墩两侧基础。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生物学运用于建筑上的先例。值得一提的是,蔡襄建造洛阳桥时,幼年和他一起读书的同龄舅舅卢慷慨认捐,并接受蔡襄之邀,担负起管理造桥事务的重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宋 书法家 鲜为人知 水利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