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及解读.docx
《天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及解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根据民政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民发(2023)62号)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困境儿童保障制度,不断增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福祉,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强基础、上位次、更精准、更暖心”工作目标和“开门干民政、人人当专
2、家”工作方法,顺应新时代儿童身心发展特征,助力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围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面发展需求,筑牢基层基础,不断完善关爱服务措施,全面提升关爱服务质量。(二)工作目标。到2026年,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神素养明显提升,监护体系更加健全,安全防护水平显著加强,以儿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层基础更加坚实,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氛围更加浓厚,关爱服务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得到更加充分、更加有效的保障。二、重
3、点任务(一)实施精神素养提升行动。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各区要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作为重点关爱对象,通过开展“爱国奋斗正当时“、开学季系列主题教育等活动,激发其报效祖国的爱国之志、报国之行。扎实推进实践教育精准分类、科学发展。围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各区团委、妇联依托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天津市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红色研学实践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农
4、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实地参观、红色观影等形式多样的红色主题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汲取奋进力量,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各人民法院要充分利用法治副校长制度,根据不同学校、受众特点,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针对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直播自媒体等新媒体,抓住“六一”国际儿童节等普法关键节点,以发布小视频、讲授公开课、开展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确保普法效果。各人民检察院要建立健全完善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制度,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列入普法重点群体,全面推进落实天津市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和天津市检察机关
5、关于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指引(试行)。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定期开展“法治进乡村”“法治课堂”宣传活动,研发“菜单式”普法课程,并依托“未检护苗”公众号栏目平台、网上法治微课堂、云课堂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邀请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代表参加“检爱同行共护花开”检察开放日等法治宣传活动,切实增强法治意识。各区司法行政部门要落实天津市法治宣传教育条例,加强普法工作统筹协调,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列为普法重点群体,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市高院、市检察院、市教委、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发挥日常教学课程作用,中小学100%设立
6、周平均不低于0.5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中小学各类课程。建设市级学生心理中心和学校家庭教育中心、区级心理中心、校级心理中心三级专业机构网络,中小学100%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合力守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在校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各区民政部门要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在走访中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需求,发现有心理、行为异常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指导、协助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向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共青团组织要深入推进社区青春行动,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依托青少年事务社工在村、社区开展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疏导、课外托管、安
7、全自护等相关活动,重点人群联系家庭开展“一对一”帮扶,提升关爱服务质量。医疗卫生机构按规范对就诊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心理、精神诊疗服务。(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团市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3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各区民政部门要支持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运动游戏、精神陪伴等服务,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共青团组织面向全市困难家庭少年儿童、外来务工家庭少年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津彩假日”红领巾阳光少年夏令营活动,帮助其锤炼本领、增长见识。妇联组织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社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儿童阅读指导服务,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基金会实施社会
8、公益项目,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开展情感呵护和心灵关怀。学校组织开展劳动体验、环境保护等各类社团活动、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实践时,积极动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参与,不断充实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精神文化生活。(市教委、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监护提质行动。4 .强化监护职责落实。村(居)民委员会加强对家庭监护的督促指导,教育引导父母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侵犯儿童合法权益时,要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落实关于对侵权失责未成年人监护人训诫和向未尽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 农村 留守 儿童 困境 关爱 服务质量 提升 三年 行动 方案 全文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