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讨论制度.docx
《术前讨论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前讨论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术前讨论制度一、定义指以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为目的,在患者手术实施前,医师必须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和处置预案等进行讨论的制度。二、基本要求1 .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2 .术前讨论的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临床科室应当明确本科室开展的各级手术术前讨论的范围并经医疗管理部门审定。全科讨论应当由科主任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参加。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与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的会诊。3 .术前
2、讨论完成后,方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4 .术前讨论的结论应当记入病历。1、为什么要求“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的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答:术前讨论是指手术前在上级医师主持下,对拟实施手术方式和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所做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术前准备情况、手术指征、手术方案、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进行术前讨论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基本义务,体现审慎、严谨、科学的态度,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保障手术患者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需要进行住院手术的患者,病情较为复杂或有一定的风险,术前讨论可集思广益,帮助术者明确手术指征和方案,从而降低
3、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本要点明确不需术前讨论的仅限于紧急抢救生命的急诊手术,其他急诊手术均应完成术前讨论。住院患者的术前讨论同样应包括日间手术,在医学影像下的介入诊疗、内镜下的手术等有创操作或手术。2、门诊手术如何进行术前讨论?答:门诊手术患者的术前讨论形式,由参加门诊手术的医师及相关人员在术前共同进行讨论,讨论地点和方式不限。原则上在门诊病历上清楚记录诊断、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注意事项等内容。3、为什么要求术者必须参加术前讨论?答:术前讨论过程中,术者听取和接受其他医师的建议和意见,有助于查漏补缺,消除思维惯性或盲区,形成合理的手术方案,降低手术风险。4
4、、何谓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答:医疗机构根据本院手术规模及手术医师业务能力,可以有以下几种术前讨论模式。手术组讨论,是指计划参与该手术的医师及相关成员参加的术前讨论。医师团队讨论,是指医疗机构授权的医疗组全体成员(包括主诊医师带组的全体成员,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医疗组长带组的全体成员等)参加的术前讨论。病区内讨论,是指在由同一科室的两个或以上医师团队组成的病房管理相对区域内所有医疗团队参加的讨论。全科讨论,是指本科室全体成员参与的讨论。5、如何界定住院患者术前讨论参加人员的范围?答:临床科室应根据本科室手术分级管理目录、科室人员(医疗团队)配置、技术水平、既往手术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讨论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