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
《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与思考作者:杨德铸作者简介:杨德铸,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高级教师。原文出处:小学语文(京)2022年第20221/2期第126-130页内容提要:功能性口语交际是口语交际的重要教学内容,处理好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交际素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包括:唤醒真实需求,点燃交际动机;灵活运用资源,创设交际语境;回归功能本位,引导交际应对。功能性口语交际的背后,还要关注学生交际品质的培养,其中,交际思维是核心,交际情感是支点,交际品德是关键。期刊名称:小学语文教与学复印期号:2022年07期关键词:交际动机/交际语境/交际应对口语交
2、际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7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对口语交际的编排体系进行了调整,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操性和合理性得到加强。在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口语交际的话题类型分为独白类和对话类两种。对话类话题又分为交流讨论类话题和功能性交际话题,其中交流讨论类话题侧重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功能性交际话题侧重发展学生的生活交往能力。功能性交际话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境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口语
3、交际过程,发展学生的生活交往能力。2严格来说,功能性口语交际并不是一个十分严谨的概念,因为所有口语交际都是具有交际功能的,这里强调功能性口语交际,是强调这一类别的口语交际在学生人际交往当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下面,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思考。一、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一)唤醒真实需求,点燃交际动机1.回归学生生活,唤醒内在需求功能性口语交际重在它的功能性,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真正激发了学生的交往动机。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学习交际技巧,这是不够的。功能性口语交际的教学关键点是要把学生内在的交际需求激发出来,产生内在的表达欲望,这样才是一种真实
4、的、有效的教学。唤醒学生内在需求的方法很多,最佳途径是从学生生活入手,激发交际需求。在三年级上册请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最近几天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引导学生罗列近期生活中的烦恼,在此基础上提醒学生思考: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应该怎么办?这种问题导入的方式,就是为了唤醒真实生活的内在需求。再比如六年级上册的演讲,教师可以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作为教学起点,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演讲素材并形成观点,这样做也是为了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2.基于真实需求,点燃交际动机有了需求,还需要有交往的动机。从生活需求到交往动机,还存在一个障碍,就是教师对学生需求的有效激发。学生的需求很多
5、时候是内隐的,它存在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学生并不会对这种内在的需求有很高的重视程度。只有当它以一种矛盾的焦点,或者是关注的话题集中呈现时,才会引起学生重视,进而发展成表达需求。以四年级上册的安慰为例。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的烦恼无处不在,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安慰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可以用多种形式安慰他人,让他人告别负面情绪,也可以在遇到烦恼时做一些自我安慰。这样的教学安排,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六年级下册的辩论,也是典型的功能性口语交际话题。辩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并不会很轻易地认识到辩论的重要性,也不会自觉地去学习辩
6、论的方法。只有当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入一种辩论的情境,让学生尝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分歧,指导学生尝试去捕捉别人话语中的漏洞,并进行有效反驳,学生才会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以理服人,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经历这样的过程后,学生就容易体验到辩论的乐趣,辩论的动机才会被真正激发出来。(二)灵活运用资源,创设交际语境1 .灵活运用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真实情境是教学的基础。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塑造真实的情境,并把学生带入其中。情境的引入需要教师以生活为素材,加上精心设计的导入语,并适当配上一些画面和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入效果。有时,为了让情境更加具有教育性,需要使用虚拟情境。虚
7、拟情境是对真实情境的加工和改造,比如虚拟人物、场景、氛围等。虽然情境是虚拟的,但是情境背后所反映的内容还是来源于生活,是真实的。在安慰的教学中,教师让一个小组上台汇报情境图中小峰跑步比赛摔倒的案例。汇报时,四个学生的自我介绍分别表述为我是小峰我是小峰的同学我是小峰的好朋友我是小峰的哥哥”。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把自己虚拟成教学情境中的不同人物,教学中的虚拟情境创设完成。虚拟情境与真实情境各有所长,真实情境代入感强,特别容易引发学生的共情;虚拟情境灵活多变,更容易调动学生兴趣,也更适用于有目的的教学引导。2 .做好情境的转换与衔接口语交际教学中,为了分层次完成口语交际目标,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8、情境,这就需要做好情境的转换和衔接。安慰一课,教师先从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组织学生尝试安慰同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体验安慰的需求,学习安慰的技巧。接下来利用教材中的三幅情境图和文字内容展开教学,通过小组交流等环节,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安慰的策略。这里实际上已经实现了情境的第一次转换。小组交流完毕后,再次回归学生的生活情境,把学生的烦恼再次呈现出来,组织班级其他学生运用刚刚习得的交际技巧安慰他们。这又是一次情境的转换。最后,回归学生本身,让学生讲述自己的心事并进行自我安慰。由此,本节课多个教学情境的转换完成。这些情境之间,既有不同之处,又能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的、递进的、统一的整体。(三)回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功能 口语 交际 教学策略 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