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台区-智能运维+储能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docx
《新型智慧台区-智能运维+储能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智慧台区-智能运维+储能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新型智慧台区-智能运维+储能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一、应用背景低压配电台区供电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对居民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直接影响,是当前用电投诉的重点。继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之后,电力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继续强调要进一步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满足用电需求,提高供电质量,着力解决配电网薄弱问题,同时充分发挥储能灵活调节优势,更进一步优化供电结构,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结合国内典型配电台区现状,配电网台区运行面临众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台区供电安全性问题(1)台变已面临重载或处于重载运行中(部分用户负荷已采取错峰用电措施,否则台变重过载,影响电网运行安全);
2、台区供电质量问题(1)生产用电负荷启停对台区有较强冲击性,造成众多低电压投诉;(2)台区馈线实际三相电压不平衡超过基准值,谐波超标,引起电能质量问题;落后的运维管理模式(1)传统的低压配电网管理模式缺乏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手段,无法实时掌握台区设备和负荷运行状况,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成本,给电网现代化、智能化发展造成阻碍。增容投资受限(I)台区计划新增台变进行负荷拆分,但投资受限。二、智能运维+储能调控一体化在低压配电台区的应用需求解决台区目前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I)彻底解决台区电能质量问题;(2)加强台区智能化建设,提升运维管理水平。2.1 储能应用需求储能应用于台区主要解决电能质量问题,提升台区
3、供应能力,同时还能根据电网调峰计划响应电网调峰要求,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和传统无功补偿方式对比,台区储能具备明显的优势。二者对比如下表:表1储能和无功补偿在台区综合对比是否实时调节是否能补偿有功缺额能否延缓台变扩容额外效益台区储能实时连续调节能能参与电网调峰,削峰填谷无功补偿调节级差大不能不能无低压配电台区储能同时满足台区有功和无功的响应需求,主要包括改善电能质量、提升供电可靠性、参与配网调峰三个方面。(1)改善电能质量。储能系统变流器具备四象限运行能力,能够实现有功和无功的解耦控制,可以根据台区负荷变化,快速调节储能系统出力,从而达到优化潮流分布、改善台区电能质量的目的,相比传统方式,储能单
4、元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可以同时满足电压越限控制、三相不平衡治理、功率因数调节等多种应用需求,同时还可以平滑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功率波动,减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对台区供电电能质量的影响。(2)提升供电可靠性。储能系统可以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降低配变在高峰时段的负载率,降低配变安全运行风险,同时,储能系统还可以发挥备用电源作用,减少台区停电时间,提升台区用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能力。(3)配电网局域调峰。多点分散的台区储能装置,可以在高峰或尖峰负荷时段缓解负荷供入阻塞问题,延缓配网扩容升级,提升电网投资经济性。2.2 台区智能运维应用需求配电台区设备点多面广,运维以人为主,设备缺陷难以及时发现,原因在于现有台区
5、监控技术未对运维起到支撑。体现在:(1)台变和低压线路缺乏有效监测,运行状态不可知;(2)接入台区的各类监测设备缺乏统一接口,难以统一管理;(3)缺乏故障及异常精准感知和定位措施,导致检修困难。为此,亟需构建台区智能运维平台,对配电台区进行智能化升级,通过智能配变台区的建设,实现配电台区的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满足智能电网发展需要和客户对供电能力、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的新要求,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提升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2.3 储能、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台区的储能系统不是独立运行的,需要结合台区负荷的特性进行统一调控,才能起到电能质量治理的作用,掌握整个台区负荷回路的运行状况,对储
6、能系统在台区的电能质量治理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储能系统作为台区稳定运行的关键部分,应纳入整个台区的智能运维体系,响应电网对台区综合治理及智能化升级的要求,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服务。三、系统架构智能运维+储能一体化应用解决方案以智能运维监控系统为核心,其作为整个方案的中枢,对下完成对台区运行运行监测,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和运行模式判断与切换,构建智能化运维体系,对上响应上级能源管理云平台的运行信息上送及调峰等控制指令。系统整体架构图如图Io图1系统整体架构图(含储能接入)系统包含储能系统、智能运维监控系统、并网采集单元、各支路通信单元及现场智能设备(电表、智能断路器等)。储能系统包含储能
7、电池组、储能变流器PCS、储能电池管理BMS及其他辅助设备(配电开关柜、消防、温控、照明等)系统建设原则:一是经济性,综合效益明显,系统设备建设成本要远低于投运后产生的效益(直接的及间接的);二是实用性,系统建设安装简便,管理操作界面友好,切实解决电网运行、管理、设备问题,明显提升台区电能质量及削峰填谷能力,加强故障分析预判及处理能力,明显提高电网经济智能化运行水平,明显优化设备使用效率及全寿命管理;三是安全性,包括网络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能有效控制故障停电范围和时间,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显著提高。四、储能子系统方案设计4.1储能子系统架构及各部件功能储能子系统整体架构图如下图2oismBMS皆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智慧 智能 一体化 应用 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