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祥路(Z1路)一期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呈祥路(Z1路)一期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呈祥路(Z1路)一期工程--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呈祥路(Zl路)一期工程第七册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1.1 项目区位W分区道路网呈网格状,形成本片区“七纵十一横”的路网结构,七纵自西向东依次是新森大道、呈祥路(ZI路)、呈祥路(Zl路)一期、Z3路、Z4路、Z5路、Z6路,十一横从北往南依次是2号路、昌林路(HI路)、欣祥二路(H2路)、欣祥一路(H3路)、H4路、H5路、昌瑞支路(H6路)、H7路、坪山大道、智通路(H8路)、H9路。根据建设单位进度安排,本次设计为呈祥路(Zl路)一期。1.2 项目概况本次设计呈祥路(Zl路)一期,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21.522m,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为40kmh,起点为K
2、0+000,由南向北延伸,依次与H7路A段、H4路(二期)、欣祥路平交,设计终点位于与欣祥路交叉口北侧,桩号为K0+405.I29,道路全长405.129m。其中包含桥梁1座,桥梁起点桩号K0+137.636,终点桩号K0+153.636,桥梁总长26mo1.3 设计主要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照明工程、海绵工程。本册为第七分册,共十分册。分别为第一分册道路及结构工程,第二分册桥梁工程,第三分册交通工程,第四分册排水工程,第五分册电力工程,第六分册照明工程,第七分册海绵城市专篇,第八分册河道治理工程,第九分册河道景观工程,第十分册轨道专篇.本册
3、为第七分册海绵城市专篇.2海绵城市2.1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然而,快速城镇化的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外延增氏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为此,必须坚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协调城镇化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白然、顺应白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
4、放在突出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漆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在此背景下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o同年12月,住建部、财政部、水利部三部委联合启动了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新华社北京2015年10月16日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
5、、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2.2 海绵城市建设必要性2.2.1 政策必要建设“海绵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也是城市建设领域的调结构、转方式。态环境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中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雨水
6、问题就愈发凸现出来。主要表现为:雨水径流污染严重;城市洪涝灾害风险加大;雨水资源大量流失;城市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由于城市中各种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使得城市地表径流量增加I,峰流量增加同时峰流量提前,城市.雨水问题不仅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就要因素,而且是威胁人民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严有社会问题,在对暴雨带来的洪水和污染事件加以控制的同时乂要把暴雨看成重要的水资源加以利用,已成为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2.3.2海绵城市的功效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
7、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带水池、雨水碌、地、生物滞留设施等湿塘、雨水湿地等图2-1海绵城市转变传统排洪防涝思路海绵城市是实现从快排,及时排、就近排、速排干的工程排水时代跨入到“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体的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历史性、战略性的转变。中央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性,是落实国家十三五绿色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呈祥路 Z1 一期 工程 海绵 城市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