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实施方案.docx
《关于农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保障农村村民合法权益,推动解决“人多地少”地区村民的实际居住需求,保障村民实现户有所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有序推进农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县农村村民集中建房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县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工作方案要求,遵循“规划先行、政策引导、镇村统筹、村民自愿”的思路,以解决农村村民住房困难和集约节约用地为落脚点,整合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农村村庄
2、低效用地,落实“一户一宅”,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村民在农村集体土地上集中建设单元公寓式住宅、农民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农民公寓”)工作,保障农村村民实现户有所居,努力建设和美乡村。二、基本原则(一)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强化规划管控,健全管理机制,合理确定规模,科学安排布局,统筹划定建设范围。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或村庄规划的,不得批准农民公寓建设。(二)节约集约、建新拆旧、盘活存量。推动旧村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闲置农村宅基地、废旧农房和村集体低效用地等,严格控制新增用地。(三)村民自愿、镇村统筹、依法依规。尊重村民意愿,切实保障农村村民在宅基地的征收、退出、补偿和房屋的筹资、认购、
3、分配、安置以及物业管理的合法权益。强化镇村主体责任,形成建设项目闭环管理链条。农民公寓项目必须办理用地、规划报建、施工等审批手续。三、实施流程(一)建设主体。农民公寓的建设主体可以是村集体,也可以是由乡(镇)牵头成立的统一建设机构,定向供给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符合条件的成员。(二)建设方案编制。建设主体摸底本村村民居住需求,组织有意向参与(申购)农民公寓的村民提交申请材料,按照“一户一宅”标准对申请对象进行农村宅基地资格审查,初步明确参建对象;开展项目规划用地选址,对项目进行成本测算,明确资金筹措方式,制定建筑设计方案及房屋分配方案,完善农民公寓项目实施前期工作,形成农民公寓建设方案。村委会或村集
4、体经济组织(以下简称村级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会议对建设方案进行议事决策,建设方案内容包括选址预(方)案、建设规模、建设模式、投资模式、资金筹措、成本核算、预算控制、土地整理(含拆迁)、申请对象审核、征地(旧宅基地退出、补偿)分类分配处置和建成后的小区管理等内容,并将决策事项及对象审核材料公示15个工作日。(三)建设方案上报。农民公寓建设方案经公示本村村民及相关权利人未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村级组织向所在乡镇提交申请材料,由乡镇农村宅基地和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召集人组织对建设方案内容进行审核,审核是否符合宅基地申请资格条件、房屋分配对象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符
5、合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等要求,是否符合相关保护区使用要求,是否存在自然灾害隐患,资金筹措、成本核算、预算控制、征地(旧宅基地退出、补偿)、分类分配处置是否合法合规、符合要求,建筑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经过表决公示等。符合条件的,由乡镇政府组织建筑设计方案征求县农业农村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交通局、生态环境局、公路分中心等相关部门意见,并报送县资源局组织技术性审查,再由乡镇政府组织建设主体根据部门意见(含技术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由乡镇政府向县政府提出项目建设请示。(四)项目立项(备案)。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建设主体向县发改局提出农民公寓项目建设立项(备案)申请,经县发改局
6、审核后对项目进行立项(备案)。(五)规划用地审批。审查及备案通过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关职能部门向建设主体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如项目建设地块涉及使用林地、农用地的,应由乡镇人民政府先行向县林业局、资源局申请办理林地审批、农转用审批等手续。(六)建设施工监管。获批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农村宅基地批准书后,建设主体应依法向县住建局办理施工许可证,纳入法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乡镇人民政府要作为实施监管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监督落实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五方
7、主体责任,切实做好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县乡(镇)两级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项目的监督和管理。(七)破工验收。农民公寓项目建设完工后,由建设主体报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相关规定向相关职能部门申请验收。未通过验收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八)不动产登记。农民公寓项目用地属集体土地,权利类型为宅基地使用权,待农民公寓建成并验收合格选房分配后,参与(申购)农民公寓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持农民公寓参建(入住)申请审批表、建设主体的验收合格意见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也可委托建设主体统一办理。不动产登记中
8、心在办理登记相关业务时应在不动产证书中的权利其他状况中标注土地使用权共同共有。对于配套用房,由建设主体申请统一办理不动产权证,权利人登记在建设主体名下。对于预留房屋,暂不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之后再根据新增入住户申请,按以上程序申请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预留房屋不再分配的,可确权到村集体名下。四、规划建设管理(一)规划要求。农民公寓建设项目按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由乡镇政府编制落实村庄规划,科学安排农民公寓点的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未完成详细规划编制的村,原则上不予认定农民公寓项目。农民公寓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应根据安置需求、用地情况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或地块图则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农村 村民 集中 建房 工作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