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与形》.docx
《六年级《数与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与形》.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课题数与形年级六年级课时1一、教学内容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数学实践活动课。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思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通过“以形助数”或“以形解数”,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起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二、教学目的1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直观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数”与“形”能互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2 .培养学生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的意识,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
2、决问题的能力。3 .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乐学数学的感情,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三、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设计上体现了先“数”后“形”,把形象思维放到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服务。学生已经经过了六年的数学学习,对于数形结合解决问题并不陌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教学,学生不一定能获得多少结题的技巧,但一定会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启发下,对数形结合会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认识和理解,一定会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四、教学方
3、法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力求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正方形。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各种数字、图形、运初步感受数与形1.谈话导入。算符号之间有关系。师:提到“数学”你会想到什么?如果把同学们说的内容分分类,一类可称为“数”,一类可称为“形”。“数”和“形”是数学中两类最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数是数,形是形吗?还是数形之间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数与形”。(板书课题:数与形)二、以形助数探索规律(一)引出素材:求连续奇数的和以口算的方式引L教师
4、出口算,求连续奇数之和,学生口算,说方法。出研究素材连续由简单到复杂。1+3+5+7+9+11+13=?奇数的和,引导学2.借助图形摆出1+3的结果。选自己动手用小正方形生遇到复杂问题择有代表性的两种到黑板上摆。摆出1+3。退回到简单情形3.研究1+3+5,指名汇报。独立借助小正方形摆开始研究,并借助4.对比优化:对比两种摆法,哪出1+3+5的结果小正方来研究连一种摆法能很快看出小正方形的总个比较出正方形摆法更续奇数和的问题。数?好计算。5.研究1+3+5+7,在头脑中想象这个算式对应的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正方形?结果是多少?说说你的摆想象图形口答法。(出示PPT,验证学生的说法。)6 .1+3
5、+5+7+9呢?怎么摆?结果呢?.再往下研究,像这样的算式写不完,用表示。然后回头看I=I2o(二)探索规律1.ppt呈现算式和图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7 .组织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预设:(1)连续奇数相加(的和)(2)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3)强调“从1开始”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出示3+5+9=32=9,对吗?应该等于几?为什么不对?(从1开始)齐读完整的规律。练习:用这个规律解决课初的问题1+3+5+7+9+11+13=92独立观察思考发现了什么?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全班汇报借助图形说一说为什么是“从1开始”。完成练习。在计算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与形 六年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