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最新分享4篇).docx
《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最新分享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最新分享4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最新分享4篇)典型案例1: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典型案例2:生活元素融入教育让田园气息溢满学校典型案例1: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强化实践育人功能典型案例4:“劳”中学习,“动”中成长典型案例1: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一、案例背景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劳动创造生活的美好。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也提到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但是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
2、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基于这一点我们学校利用课堂及周末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二、案例过程(一)设计劳动清单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劳动能力,分学段设计了不用年级的劳动清单,及时发送到各年级班级群,给学生明确应当完成的劳动任务。(二)发起劳动倡议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向同学们发起“争做家务劳动小能手”的倡议,鼓励学生学习期间,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争做家庭小主人”活动,得到全体家长与学生的积极响应。(三)设计多彩课程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学校设计家务篇、美食篇、种植篇、制作篇、感恩篇多彩课程。以每周一项劳动主题
3、为主线,先后开展“我是勤劳的小蜜蜂”“我是爸妈的小棉袄”“我是开心小园丁”“我是美食小达人”“我是家庭小主人”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传统美德,助力学生养成自理自立的生活习惯。三、案例成效与启示(一)融洽了亲子关系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他们们拿起扫帚,将家里的地板打扫的干干净净;走进厨房把碗筷摆放的整整齐齐;跟爸爸妈妈学做菜、包水饺在家务劳动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劳动能力,激发了爱劳动的意识,同时也懂得了感恩,收获了成长。孩子们表示:只有真正去做家务,才体验到干家务的劳累,体会到了爸妈的辛苦,以后要继续坚持,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参与劳
4、动后学会了珍惜大人的劳动成果,对爸爸妈妈做的饭菜不再挑食,这个活动让孩子长大了许多。(二)融合学科育人首先是与语文学科融合。每次主题活动结束后,语文老师及时指导孩子记录劳动感受,开展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征文活动,因为有真实体验,孩子们有料可写,于是写作文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一位五年级的孩子在征文中写道:以前都是爸爸妈妈为自己做好饭菜、洗好衣服,觉得这都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自己还经常嫌弃妈妈做的饭不好吃,现在自己参加劳动,发现看似简单的家务劳动真不简单。自己以后会好好珍惜爸爸妈妈的劳动成果,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其次是与科学学科的融合。在给浇水时观察植物的向光性生长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认真、细致、科
5、学地观察习惯。然后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利用大扫除时机,开展“找回家里的一平方”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1平方有多大,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实现了劳动教育与数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最后是与传统文化、美术学科的融合。学包水饺、制作花式面点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审美能力,感受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源泉;另一方面探寻水饺、念月等面点背后的故事,激励学生探寻祖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树立身为华夏子孙的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另外,结合妇女节和母亲节等开展“送给妈妈一份爱”活动,帮助妈妈捶捶背、揉揉肩、泡泡脚,培养学生的孝亲敬老的感恩教育家务劳动与科学、传统、语文、数学等学科自然融合,开辟一条
6、劳动育人的有效路径,为培养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新时期好少年奠定了基础。孩子们承担着祖国美好的未来,做教育的我们要用心用情,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生活教育中,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一些生活体验和生活乐趣,充分激发出孩子们对劳动的认同,培养辛勤、诚实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这是孩子们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其生命更好地发展的需要。典型案例2:把生活元素融入教育让田园气息溢满学校学校依据地域优势、传统农业、校外实践基地等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认知能力、育人目标等紧密结合,从学生身边的田园生活切入,开发了田园课程,确立了亲乡土、懂情趣、重体验、乐探究四大主题,量身设计了系列田
7、园活动。一、田园课程开发背景小学自启用以来,基于农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重分轻人、学习与生活分离、教育简化严重等问题和对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深入学习,以及学校周边特有的生活教育资源,提出了从生活开始,为生命奠基的办学理念,并通过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具有浓郁田园生活气息的乡村学校。二、田园课程培养目标总目标:亲乡土、懂情趣、重体验、乐探究分目标:低年级(1-2年级):识田园一玩中学,培养田园兴趣。中年级(3-4年级):寻田园一做中学,每周体验一次蔬菜种植、管理,学会观察、合作、探究。高年级(5-6年级):种田园一变中学,挖掘学科中的相关知识链接,通过微农场责任田实现种植、管理、收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教育 典型 案例 最新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