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运行实施方案.docx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运行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运行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运行实施方案为建立常态化、可操作、可持续发展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学校内部治理现代化、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诊断改进工作的通知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启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改进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此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对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提升学校治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完善教学质量标准
2、和制度为重点,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自我保证、稳步实施、多元诊断、重在改进”的工作方针,切实履行诊改主体责任,树立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全面质量意识,建立和完善常态化、可持续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学校自主诊改、教育厅抽样复核、利益相关方多元参与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全面推进学校质量建设。二、基本原则(一)强化顶层设计原则加强诊改工作领导、制度建设,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诊改工作制度,开展多层面多维度诊改工作,构建网络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二)坚持突出办学特色原则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开展以“保证院校履行办学主体责任,建立和完善学
3、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为重点的教学诊改工作,在教育部教学诊改文件和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教学诊改方案基础上,全面实施诊改内容,切实提高诊改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坚持以学校为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在诊改中的主体作用,落实主体责任,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要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为导向,确立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办学定位与质量目标。二要把质量提升作为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通过多种递径,激发各主体单位追求质量提升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保证的质量文化,使质量保证成为各主体单位的自视行动。三要重规改进,横向部门之间和纵向层次之间形成
4、质量环,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诊改制度,提高诊改工作的有效性。(四)坚持过程管理原则实现改进决策要有实证依据,改进结果要可评估测量,评估测量结果应用持续改进。树立全程管理的质量管理理念,各部门间加强对接,协同合作,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每个培养环节的质量。三、目标任务(一)建设目标以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引,确立“立足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为发展目标,构建“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常态化、全覆盖、强预警、善激励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成为地区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遵循“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实现诊改体系高效运行,持续推进示范性专业建设,与断优
5、化诊改体系,提升诊改工作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高水平发展。(二)建设思路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十三五”发展规划,坚持目标导向,综合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目标链、标准链,健全制度体系,并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目标绩效考核为激励,建立健全目标明确、标准可测、制度健全、实施有力、诊断科学、改进有效、螺旋上升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改运行机制。(三)工作任务I.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构建
6、目标链和标准链、监测与预警、诊断改进为核心内容的质量诊断改进螺旋。从“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质量生产、监督控制”纵向五个系统明确全校各部门间的质量保证主体责任。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形成智能化动态管理。2 .牢固树立现代质量管理意识通过开展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诊断改进,针对与同责任主体和与同工作岗位,开展质量内涵学习及培训,引导和促进全体教职工参与质量目标和标准的制定,与断提升对质量管理内涵的认知和理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倡导持续改进”的三个现代质量观念,形成“人人重规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质量保证氛围。3 .建立常态化周期性诊断改进机制建立“8字形”质
7、量改进螺旋,按照“目标一标准一计划一组织一实施一诊断一激励一学习一创新一改进”完整的工作流程,根据实时动态数据,开展动静结合、及时预警监测、即时跟进改进的自我诊断和改进工作,形成常态化、实时化的诊改工作机制。四、构建体系(一)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强化顶层设计,面向质量保证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以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支持,围绕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质量生成、监督控制五个业务系统构建相互支持、有机衔接的管理链、目标链、标准链、保障链、诊改链、信息链。聚焦人才培养工作要素,从各方面、各环节查找与足,实现螺旋式质量诊改,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表1)。表1学校内部质量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部 质量保证 体系 建设 运行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