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0XX年).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OXX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高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促进XX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速XX经济隆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市实际,制定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OXX年)(以下简称“规划”)。第二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五)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XX20XX年)(六)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七)
2、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八)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OXX年)(九)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XX2OXX年)(十)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X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第三条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X市行政辖区,包括市辖区(X东区、铁X西区、立X山区)、X山区、X城市、X县、X自治县,土地总面积X公顷。规划以20XX年为基期年,规划期为20XX2OXX年,20XX年为近期目标年,20XX年为远期目标年。第四条规划地位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用地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第二章土
3、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实施成效第五条土地利用现状全市农用地X公顷,其中耕地X公顷,园地X公顷,林地X公顷,牧草地X公顷,其他农用地X公顷;建设用地X公顷,其中城乡建设用地X公顷,交通水利用地X公顷,其他建设用地X公顷;其他土地X公顷,其中水域X公顷,自然保留地X公顷。第六条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类型区域分异明显。农用地自西北向东南分为三个片区:耕地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平原区,林地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山地区,园地集中分布在中部丘陵区;建设用地呈现一带多点的格局:全市50%的建设用地集中分布于鞍海经济带内,其余城镇用地自然形成间隔有序的布局。(二)土地利用程度高。全市土地利用率为90
4、.38%,高于全省85.09%的平均水平。从土地利用的效益看,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及地均GDP产出均位居全省前列,土地利用效益较好。(三)矿业用地分布广泛。X市矿产资源丰富,铁矿、菱镁矿、滑石及玉石等矿产储量居全国同级城市前列,矿业用地多且分布相对集中,已形成南北两个矿业用地区片,矿业用地总面积占全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0%以上。第七条上轮规划实施成效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以下简称“上轮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实施以来,通过强化规划调控和引导,实施成效显著:(一)切实保护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上轮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健全了耕地保护体系,落实了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
5、护目标,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落实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有效控制了建设用地无序扩张,20XX2OXX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幅度远高于建设用地增长幅度,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三)重点保障了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需求。除为上轮规划内国家重点项目提供用地外,还为沈大高速公路扩建、国家粮食储备库等上轮规划外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占到全部新增建设用地的26%,有效保证了国家重大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四)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上轮规划实施期间,有序实施退耕还林X公顷、矿区土地复垦X公顷、沙化土地整治X公顷,土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第八
6、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一)建设用地分布与人口集聚形态不协调。XX经济带内以全市50%的建设用地集聚了全市70%的人口,人地矛盾突出;XX经济带以外,分布着全市50%的建设用地,但仅承载了全市30%的人口,土地利用效率不高,挖潜潜力较大。(二)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较严重。X市东南部山区为XX山余脉,西北部平原X沙地南缘,特殊的地势地貌及废弃矿山土地复垦不及时等造成东南部山区水土流失较严重,西北部平原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地沙化。(三)废弃矿山土地多且复垦压力较大。X矿业开发已有百年历史,20XX年,全市生产及闭坑矿山企业总计X家,总占地X公顷,可复垦废弃矿山土地面积X公顷,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限制
7、,复垦压力较大。第二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九条发展机遇(一)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X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为X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使X在更高层次上承接区域经济发展辐射和产业转移,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有利于促进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二)XX经济区的建设加速了X经济隆起带建设步伐,必将推动达道湾新城、海西新城、汤岗新城、腾鳌新城、牛庄新市镇即“四城一镇”建设,加快城市化与城镇化、工业化与产业化步伐,为促进产业用地集聚和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提供内生动力。第十条面临挑战(一)耕地保护形势严峻。规划期内,X市各项建设不可避免的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在耕地后备资
8、源不足的情况下,保护耕地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经济区建设以及全市城镇化、工业化高峰的到来,建设用地需求将呈现突破性增长。未来十五年,在保证耕地红线、保障生态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会变得异常突出。(三)城乡土地利用统筹协调亟待改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促使城镇用地增加速度明显加快,但农村居民点并没有显著减少,独立工矿用地、农村建设用地布局零散,粗放利用现象仍然存在,城乡土地利用统筹协调亟待改善。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一节土地利用战略方针第十一条土地利用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围绕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经济隆起带建设
9、、鞍辽都市区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保护耕地、资源节约、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第十二条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策,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谐X的建设目标,创新土地管理模式,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近期远期之间的各业用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十三条基本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共同责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质量逐步提高,为国家粮食安
10、全提供资源保障。(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X”的要求,协调各业各区域用地,重点保障鞍海经济带经济隆起用地,保护西北部平原优质耕地,保证东南部山区生态建设用地。因地制宜,规划国土开发新格局,使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四)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理配置生产
11、、生活和生态建设用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X。(五)强化土地宏观调控。立足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加大规划实施公众参与力度,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第二节土地利用主要目标第十四条总体目标有效保护、科学开发、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严格落实省规划下达的各项指标,保证全市耕地数量总体稳定,质量逐步提高;保障科学发展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第十五条主要目标(一)耕地和基本
12、农田得到有效保护。全面落实省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实施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保护。20XX年和20XX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X公顷和X公顷以上,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X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率不低于86.67%,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二)科学发展用地得到保障。按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原则,科学配置各类用地,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经济隆起提供用地保障020XX至20XX年和20XX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X公顷和X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X平方米以内。(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优化。农用地规模有所增加I,
13、建设用地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其他土地得到合理开发。至20XX年和20XX年,农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建设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其他土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按照“一轴经济隆起、两翼农业生态双保、多点科学布局”的土地利用总体构架,依托“四城一镇”建设,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四)节约与集约用地水平有较大提高。存量和低效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各业用地效率得到较大提高,经济增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至20XX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X平方米以内,建设用地地均GDP由20XX年的X万元/公顷提高至20XX年的X万元/公顷。(五)土地整治有序进行。稳步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14、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安排闭坑矿山、塌陷、挖损、压占等废弃土地复垦的规模和时序;适度开发其他土地。20XX至20XX年和20XX年,土地整治补充耕地分别不低于X公顷和X公顷。(六)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保持基础性生态功能用地稳定,加强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土地污染、矿山废弃土地生态恢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效果显著。20XX年和20XX年,林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分别达到46.28%和47.58%,其他基础性生态功能用地面积保持稳定。(七)土地参与宏观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社会手段不断完善,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强,违
15、法违规用地得到有效遏制,土地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十六条稳步增加农用地围绕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引导农用地向高效利用调整,因地制宜的开发宜农后备资源,并统筹考虑国有农场未来发展用地需求提高农用地综合生产能力。20XX年和20XX年,耕地面积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园地面积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林地面积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牧草地面积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其他农用地面积保持稳定。第十七条合理增加建设用地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20XX年和20XX年,城乡建设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其中城镇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采矿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其他建设用地分别为X公顷和X公顷。第十八条大力整治其他土地统筹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加大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充分利用可开垦的土地后备资源稳步增加林地、牧草地规模,提高土地生态安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20XX年和20XX年,其他土地为X公顷和X公顷。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第十九条科学设定国土生态屏障网络用地X市域已由森林、湿地、保护区、风景区形成“一轴、多带、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