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及总结一、学情分析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适应和训练,绝大多数孩子适应了校园新生活,大部分基本养成了学习习惯,且识字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步明显,大部分孩子都具有好奇、好动、喜欢模仿、信任老师等的基本特点,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注意力集中时间仍是10分钟左右,很难做到一节课专心听讲,部分学生好习惯缺失。二、教材分析(备注:以下内容参考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一)整体分析1.教育主题:养成好习惯。一年级下册是在“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习惯,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
2、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的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的自我启航。遵循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学习)、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儿童与伙伴。之所以把儿童与大自然的话题安排在第二单元,是因为这一时期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中的生命与成长,可谓“学逢其时”。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状态。“共在”的观念,贯穿于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渗透
3、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二)单元分析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自己的仪态、仪表;2 .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3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4 .养成基本的学习好习惯,做事不拖拉、不马虎;5 .在成人帮助下能够确定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完成。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教学目标:1.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共在感;6 .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并通过活动与自然进行交流,获得成长;7 .欣赏大自然的美,对自然界有好奇心,乐于探索;能够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保护自己;8
4、 .爱护动物,对身边的动物有亲近感、共在感、好奇心,乐于探索;懂得与动物相处时如何保护自己。第三单元: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 .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依,感受家的温暖;2 .初步懂得家的构成;3 .在细节中发现家人的爱,感受家人的爱和家的温暧,理解家人的爱;4 .养成整理的好习惯,学习整理自己的用品,初步形成自主生活的意识与能力;5 .爱护家庭环境卫生,学着做家务,用自己做家务的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教学目标:1 .乐群,喜欢和同龄人一起玩,感受与同龄人共处的快乐;2 .在与他人相处时相互尊重与理解;懂得同学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讲文明礼貌;3 .引导学生乐于分享
5、(学习用品、心情、成长等);4 .感受共同成长的快乐,乐于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与长处;5 .引导学生学会更加积极愉快、负责任地生活,感受在少先队组织中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三)主要栏目1.活动栏。本课程是一门活动性课程。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技能,价值判断的能力,对道德原则与法治观念的领悟,都可以在活动中形成。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限,因而,活动对其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某项技能的展示或某种情感、经历的体验,而是指向综合性的实践智慧的获得。“例如,本册教材第1课的镜子里的我环节,就是一个
6、活动栏目,里面包含着不同层次的活动。首先,通过照镜子的活动进行自我发现,查看自己是否整洁;其次,以同学为镜,相互发现彼此整洁的地方在哪里。但对这一环节的处理,不能只停留在“发现”上,而是要与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怎样才算整洁,帮助他们学会追求整洁的自我的具体方法,初步学习如何塑造美好的自我形象;同时,引导他们学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通过相互鼓励,领悟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一起成长的美好。依据活动形式,本册教材的活动栏目还可以分为游戏、表演、猜谜语、探秘等。如第2课的我们天天有精神,第4课的怎样才能不马虎中的“找不同”,第5课的风儿在哪里,第6课的走,看花看草去,第7课的我喜欢的动物,第
7、8课的大自然中的快乐,第10课的家人的爱藏在哪里,第11课的小雨和他的“小伙伴”送“小伙伴”回家,第12课的我做过的家务活再来学一招,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一起做做看,等等。2 .辨析栏。辨别是与非,知道对与错.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辨别道德行为,同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行为,是道德理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道德辨析蕴含在很多教学环节中。为了引导儿童道德理性的自觉发展,本册教材特别设置了一些辨析栏目,以及由此展开的辨析课。辨析栏多数从栏目标题上可以看出。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常常采用这样做对吗、这样好不好等提问式的栏目标题,比较好分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除了这类明显的辨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教学工作 计划 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