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淡巴菰”到“相思草”:“烟”的意象化进程及书写策略-FromDanBagutoAcaciaGrassTheFormationandEvolutionofTobaccoImage.docx
《从“淡巴菰”到“相思草”:“烟”的意象化进程及书写策略-FromDanBagutoAcaciaGrassTheFormationandEvolutionofTobaccoImag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淡巴菰”到“相思草”:“烟”的意象化进程及书写策略-FromDanBagutoAcaciaGrassTheFormationandEvolutionofTobaccoImage.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从“淡巴菰”到“相思草”:“烟”的意象化进程及书写策略From,zDanBagIrto,AcaciaGrassz,:TheFormationandEvolutionofTobaccoImageryandItsWritingStrategy作者:龚敏作者简介:龚敏,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原文出处:文艺研究(京)2021年第20213期第53-62页内容提要:“烟”从军队“驱寒辟瘴”的医疗物,发展成大众消闲敬客的休闲品,是其进入诗歌领域的前提。清代诗词中,烟从大众休闲品,一变为诗人文雅生活的造境物,再变为有识之士的忧国媒介。烟在某一阶段诗歌中呈现的主要样貌,与当时烟的社会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清人为烟另拟
2、“相思草”之雅号,在来源上编造“忘忧”“返魂”韵事,将韩英、厉鹦等名人嗜烟之事经典化,将呼出烟气比附为“巫山云”,以此提升烟的诗意内涵。咏烟诗在顺治、康熙朝多用近体,至雍正、乾隆年间渐多长篇古体,体式的选择既出于作者的艺术自觉,也与不同时代他们对烟的认识状况有关。清人对烟气、烟味、烟名等的具体书写,也有规律和技法可循,可以评出优劣高下,这对我们将当代新事物写入诗词,颇有借鉴意义。期刊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1年07期晚明以降,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域外文明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越来越大。原产自美洲的烟草、番薯、向日葵等农作物,发明于欧洲的眼镜、望远镜、自鸣钟等日用品,都在清代融
3、入世人的日常生活,并且进入诗歌之中。与具备书写传统的本土物品相比,外来物品入诗,面临着更多挑战。首先,它们应超越原初的实用功能,成为文人的审美对象,引起文人吟咏的兴趣;其次,作为舶来品,它们没有故实可征,如何形成固定的审美联想、获得诗意提升,是个难题;最后,在没有前作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又该采用怎样的体裁和技法才能更好地描写它们,也是操艇时颇费斟酌的。这些都是研究诗歌中的夕课文明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学界目前还没有深入的讨论。本文拟以清代诗词中的烟为例,对上述问题作一尝蹒讨。目前学界关于古代烟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学和史学领域,比如考证烟草的传入时间、传入路线、禁烟活动等。而对烟草与文学的关系,还没
4、有予以足够重视。事实上,烟草与文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乾、嘉时期,陈琮著烟草谱,以二十年之力搜罗群书,辑得234篇咏烟作品。于此之外,笔者又采摭到二百二十余篇。这一数量较之具有上千年书写历史的茶、酒文学,自是远远不如,但相较于同时期其他外来物品的吟咏篇章,则算数量众多了。在清代诗词中,烟从大众休闲品一变为诗人文雅生活的造境物,再变为有识之士的忧国媒介,最终升华成了诗意符号。还原烟的意象化和诗意化过程,探究其书写策略,不仅可以通过总结古代外来物品入诗的经验,为中华诗词在今日的传承创新提供启示,还可以一窥清代文人诗性的精神世界。一、烟”意象的生成与演变崇祯末年,烟草开始进入诗歌之中。现存最早涉及烟草的
5、诗歌,是方文都下竹枝词二十首之一、之八,前者写崇祯皇帝的禁烟令,后者写女子吸烟。这两首诗的创作,正值烟草风靡大众之时。王逋为浙江嘉兴人,自云:予儿时尚不识烟为何物,崇祯末,我地遍处栽种,虽三尺儿童莫不食烟。事实上,早在嘉靖晚期,烟草就已传入中国。起先的数十年间,烟草主要被视为“驱寒辟瘴”的药物,流行于军队将土间。随着战舌濒繁,烟草被征战将士传播到全国各地,进而风靡于普通百姓中,进入诗人视域。在明末清初的58首咏烟诗歌中,只有周卜年沁园春咏烟和许虬向灯花吸烟漫赋提及烟的所谓“驱寒辟瘴”作用,其他诗歌中烟的作用主要为消闲敬客。这说明,烟引起诗人注意的,不是其最初的所谓药用价值,而是新衍生出的休闲价
6、值。雍正以后,驱寒辟瘴”虽偶尔出现在诗中,但只是在叙述烟史时被提及,在诗人的实际生活中,烟基本上不是被当作药品吸食的。可以说,烟从在军队中被当作医疗物演变为大众的休闲品,是其进入诗歌领域的前提。顺治、康熙两朝,咏烟诗词多以女子为主体。作者通过描绘女子吸烟时的动作、神态、容饰和环境来展示女性的妖娇妩媚或表达男女情思。相应地,吸烟场所为闺房,衬托着珠帘、熏篝、妆镜、侍儿等意象,内容十分香艳。如尤侗董文友有美人吃烟诗,戏和六首,用烟字韵之一:”起卷珠帘怯晓寒,侍J厥火镜台前。朝云暮雨寻常事,又化巫山一段烟。将女子吸烟时的烟气比作巫山云,进而引出男女情事。清初共存21首咏烟词和35首咏烟诗,其中像尤诗
7、这样以男性作者身份写女性吸烟的占据泰半,有U首词和23首诗。清初咏烟词用艳体,沿袭了晚唐、五代以来的花间传统,这一书写方式为随后的咏烟词所继承。而其之所以多用艳体,原因有二:一是有众多女子吸烟的现实基础,此一新鲜事足够引起男性诗人的好奇和吟咏;二是在书写初期烟草诗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艳体可以增加诗歌的美感。顺治、康熙朝的其他咏烟诗词,多以体物方式展开,几乎没有融入作者的个人情志。作者通常会叙述烟草起源,描摹烟丝、烟气形态,或略提吸烟功能,细辨烟草味道,描述吸烟流行的风气,周卜年沁园春咏烟、戴鉴沁园春吃烟二首、余光耿天香烟等作品皆是如此。烟的功能,此时主要表现为消闲敬客。如方孝标吃烟”沙畦摘焙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淡巴菰 相思 意象 进程 书写 策略 FromDanBagutoAcaciaGrassTheFormationandEvolutionofTobaccoImage
链接地址:https://www.yzwku.com/doc/1000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