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七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作业设计(22页).docx
《人教初中七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作业设计(2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七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作业设计(22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人教初中七上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一学期统编人教版亲情之爱单元组织方式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家的意味第七课第一课时2爱在家人间第七课第二课时3让家更美好第七课第三课时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依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以家 的 意 义亲子冲突共创共享 家庭美德孝亲敬长下简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对应内容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对家庭有深厚的情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道德修养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能够为父母分忧解难。法
2、治观念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强化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和守法用法意识。健全人格能够换位思考,学会处理与家庭、他人的关系;善于倾听他人意见,自我改进。责任意识自觉分担家庭责任,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二)9分析1.思维导图2.内容内在逻辑本单元亲子之间的交往既承接了上一课的“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为七年级下册关于中学生提升在集体中的交往水平和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单元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框“家的意味”,通过对“家规”“家训”的探究,引出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对家庭美德进行深入思考,学会孝亲敬长。第二框“爱在家人间”,通过体验家人间的亲情之爱,进而引导学
3、生感受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第三框“让家更美好”,通过对传统家庭与现代家庭的比较,引导学生认识现代家庭的特点,树立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共创和谐美德之家。从初识家中“孝”,体验家中“爱”,处理家中“冲突”,到自觉共建家庭“美德”,学生逐步体味亲情之爱,将“亲情之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学情分析(1)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逆反心理更加强烈,情绪波动较大。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正处于萌芽阶段,不能全面地看待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也不能理性、冷静地解决亲子冲突。(2)校情
4、分析因我校地处市郊,部分学生家长在外务工,导致他们长期缺少父母陪伴,缺乏和父母沟通,亲情之爱较缺失。因而,本单元作业在情境设置上,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1 .通过阅读、思考与探究,理解“家”的内涵与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2 .通过设计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行动中感念父母养育之恩、长辈关爱之情,能够以感恩的心与父母和长辈沟通,为父母分忧解难,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3 .通过判断说理等作业设计,让学生了解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4 .通过漫画感悟、
5、情境分析、编写小诗等创新型的作业设计,让学生明白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掌握处理亲子冲突的正确方法,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5 .通过设计跨学科类、实践类等作业,提高学生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四、单元作业设计思路(一)单元作业设计基本原则1 .坚持立德树人。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2 .培育核心素养。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立足于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3,落实生本理念。作业设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成长规律,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通
6、过设计并实施探究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4 .贯彻“双减”政策。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以课为单元进行作业设计,课时作业不超过15分钟,单元质量检测不超过30分钟,旨在提高作业设计水平,确保优质高效。5 .体现跨学科融合。整合与拓展学生的经验,加强不同学科间联系,推进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为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6 .重视多主体评价。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等不同评价主体或角色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信心。调研学情并分 析课标与教材制定单元学 习和作业目标IlIl在调研的基础 上,精准分析 学情,并结合 课程标准,明 确教
7、学内容。从学生实际 出发,科学 制定单元学 习和作业目 标。(-)单元作业设计基本流程精选情设定问/境素材 一/题任务IlI I联系学生生 活,关注国家 和社会热点, 精选情境素 材。问题任务的设置 具有实践性、开 放性、探究性, 帮助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和困惑。评价方式 和主体多 匕明 确评价标 准。五、课时作业【温馨提示】1.题型说明作业内容按照题型类别分为作业1和作业2,其中作业1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作业2为跨学科融合实践探究题。7 .难度说明作业按照难度级别又分为:翱!练提高绦7.1家的意味(第一课时)作业1(一)作业内容一、单项选择题1.(原创一基础练)织婚烟关系A.一般来说,家庭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道德 法治 第三 单元 作业 设计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