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
《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交通建设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第一章路基1.1 通病特征1.1.1 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迅速或不均匀沉陷,路面纵横坡变碎、行车颠簸。1.1.2 路面出现纵向裂缝,严重时裂缝变宽,裂缝向土路肩边缘伸展,裂缝处呈现错台,形成滑裂面。1.1.3 路面出现横向通裂,裂缝处出现错台。1.2 形成原因1.2.1 设计方面1.2.1.1 地质勘测资料不全,特别是一些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原沟塘地段没有勘查清楚,对横向地层分布情况也钻孔较少或静力触探布点不足,设计依据不充分。1.2.1.2 设计拟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法不当,设计处理深度不够,处理效果不明显。1.2.1.3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不设渐变段
2、造成处理路段与非处理路段交界处形成沉降突变。1.2.1.4 等载或超载预压路段预压期预计不足。1.2.1.5 软土地基路段高填土路基未按规范规定设置反压护道或反压护道宽度不足,造成填筑过程及运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地面侧向变形,强度降低甚至导致滑动破坏。1.2.1.6 高填土路段,特别是严重缺土路段,对填料的调查选择欠周到,设计取土坑沿深度方向的土质变化未能列明,造成施工中不同土类的填料混填或分段填筑,且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能的变异,形成不均匀沉降。1.2.1.7 高填土路堤设置的暗埋式通道设计长度不足,不能满足超宽碾压要求。1.2.1.8 路基排水设计不完善。1.2.2 施工方面1.2.
3、2.1 软基处理未达到设计深度,原材料进场未按产品质量要求严格检验,导致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1.2.2.2 软土地基路段路堤填土速度过快。1.2.2.3 使用不适宜的填料又未采取相应的改良措施或措施不到位。1.2.2.4 不同土类的填料混填或分段填筑形成抗水性、压缩性的变异。1.2.2.5 填挖交界或非全宽填筑或分段填筑时,交接面未作妥善处置形成的沉降差。1.2.2.6 施工中不注意路基排水,遇雨浸泡路基,后续施工中又未能及时复压。1.2.2.7 路堤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要求。1.2.2.8 分层填土辗压时压实层厚度偏厚,压实质量差。1.2.2.9 分层填土未经初步找平,压
4、实不均匀。1.2.2.10 施工检测取样未按规程操作,实测压实度存在虚假现象。1.2.2.11 巨粒土或粗粒土中所含漂石粒径过大,难以压实均匀。1.2.2.12 高塑性粘性土填筑路堤工序不连续,造成工后压实度下降。1.2.2.13 特殊地区的路基施工未按规范操作。1.3 防治措施1.3.1 设计方面1.3.1.1 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应进行详细探查,尤其必须对特殊路基的设计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1.3.1.2 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路堤高度(折算成附加荷载),不同的软土埋深、层厚和土性,分段计算分析在天然地基状态下的稳定与沉降情况。进行计算分析经过多方案比选确定满足稳定和
5、工后沉降标准要求的方案。软土地基处理设计必需设置渐变段以避免路基沉降突变,渐变段的设计应按特殊设计要求进行,并需对侧向变形作出考虑。1.3.1.3 基底设计为利于实行填前压实,若遇地表湿软,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石灰、水泥或铺设土工布等措施;地下水位高或常年积水路段,除需完善降、排水设施外,还应设置隔水层(如用砂砾、碎石等渗水材料)。1.3.1.4 路基填料的采用应对拟定取土坑或借土料场沿深度方向的土层分布、土性、含水量进行调查,并列表说明,避免不同土性填料的混填或分段填筑。避免使用不宜于填筑路堤的填料,确有困难时必须提出改性措施及技术质量指标,但不能用于易产生稳定问题和下沉等敏感的部位。1.3.
6、1.5 高填土路堤设计应考虑采用土肩及边坡防护或用急流槽将水引离路堤,保证高填土路堤边坡稳定,护坡道的宽度应依照有无软土地基、填料的性质、取用的边坡坡率进行综合设计。1.3.1.6 为减少粘性土路堤结构的压缩变形,在采用掺灰处理的基础上可再掺加少量水泥(掺灰剂量宜适当调整),设计工艺上采用先掺灰(提倡采用生石灰粉)改良土性,再掺水泥进一步改良土性,以提高路堤结构刚度。1.3.2 施工1.3.2.1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交通部有关施工规范、规程、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建设单位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提出自检要求,对施工全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在交工验收时,施工单位应提交完整真实的施
7、工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数据、分项工程自检数据等质量保证资料。1.3.2.2 对于地下水的埋置深度和地面水对填方路基的稳定性及施工影响,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补充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隔水,疏水措施。1.3.2.3 地基处理要点(1)施工顺序:无论何种处理方法,都应按设计要求先开沟排水,再清表整平原地面,做好填前压实,并整出一定的横坡度。设计竖向排水体处理的地基,应在铺设下半层砂或砂砾垫层后,方可打设排水体。排水体顶端应按设计预留一定的长度(30Cm左右),最后再铺设上半层砂或砂砾层。设计采用复合地基处理的地基,应在原地面整平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适当碾压,使之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再作地基处理。沟塘必须
8、在清淤换填分层碾压至相邻地面高程后,方可进行地基处理。(2)所有用于地基处理的材料,都必须按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采购、堆放和使用。(3)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要求软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处理时,其机械设备性能应符合接地压力与处理地基的承载力相适应;打设塑料排水板严禁出现扭结、断裂和撕破滤膜等现象。剪断板体时,要预留足够的外露长度。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板体的打设标高。土工织物铺设时,要求做到绷拉无皱折。水泥搅拌桩处理时,其施工机械应按水泥喷入的形态(即粉喷法或湿喷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机械组合。采用粉喷法,其粉体发送器必须配有粉料计量装置,并准确记录水泥的瞬时喷入量和累计喷入量,施工前应先以实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交通 建设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