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足副舟骨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全文)足副舟骨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4%21%,可单侧出现,亦可双侧对称出现,足副舟骨绝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多数病人是在足外伤后拍片检查意外发现,个别人由于疼痛需.
-
2022胆胰协会急性胰腺炎临床实践指南(全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大部分病例是轻症的,3-5天即可好转。然而,尽管治疗以及影像学和干预技术的进步,重症急性胰腺炎仍然表现出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2022超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全文)AP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根据临床表现和预后程度不同可分为MAP、MSAP和SAPo其中SAP早期即可引起SIRS和MODS,病死率高达30%o肠.
-
重症患者中高血糖的发生率约为40%-60%,在接受过心脏手术的患者中高达60%-80%o强化胰岛素治疗(IIT)是控制重症患者高血糖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存在低血糖风险,相对低血糖(血糖较入院前水平降低3.
-
2022肝硬化及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外差异(全文)为了促进我国肝脏疾病诊疗事业与国际接轨,Takeda与国际肝病合作推出此专栏以推进肝脏内外科医生合理应用白蛋白。目前,我国约有700万人(0.5%)患有.
-
2022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用于改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预后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早产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持续质量改进通过改变和优化临床实践,减少临床可避免的不良事件(如死亡或严重并.
-
2022年ICU成人患者澹妄预防及管理(全文)澹妄是高级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为主的急性功能失调状态,主要特征为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改变,住院患者澹妄发生率约10%31%,而ICU患者中澹妄发生率约70%,.
-
2022创伤救治的液体治疗(全文)创伤救治常涉及到液体治疗、凝血病、创伤免疫学、专科救治技术、以及救治手术黄金窗口的确定等若干问题,其中液体治疗是最为基本的手段。一、月景创伤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休克、.
-
2022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耐药模式分析(全文)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侵袭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耐药模式。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6家医院血流和脑脊.
-
呼吸机常见的报警原因及处理1、气道压过高(1)常见原因: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或痰栓;气囊破裂堵塞管口;管道积水或打折;气管套管滑脱于皮下;肺顺应性下降;人机对抗或呛咳。(2)处理方法:湿化吸痰,痰栓阻塞者.
-
呼吸机使用相关要求1、气囊的管理现代呼吸治疗提倡高容量低压气囊不行常规性的气囊放气。如果气囊间歇放气必须进行,放气囊时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吸净气道内分泌物。患者进食时,应将气囊充分充气,并让患者半坐.
-
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和登记制度一、各临床科室、放射影像科、功能科、内窥镜室应按照有关规定配齐抢救药品和抢救器材。临床科室必须备有抢救车,所有抢救设备和器材应处于应急状态。所有抢救药品和器材应有专人负责。.
-
XXXX医院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配合制度1.护理人员应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2 .抢救工作应由值班医师、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
-
XXXX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转运制度急诊是急危重症患者诊疗的重要平台,在院内诊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转运,成功转运对降低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死率有积极意义。鉴于急危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危重、病情变化.
-
住院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住院病人的医疗质量,使患者病情从入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得到合理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住院患者.
-
呼吸机管路安装与维护操作规程一、呼吸管道的安装二、连接呼吸机管道三、呼吸机消毒原则四、呼吸机的检测五、呼吸机同步雾化六、动脉血气的分析七、血气正常值一、呼吸管道的安装1、连接气源将呼吸机Air处连接到.
-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一、为规范我院医师外出会诊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医师、医院三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2号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精神,修订本制度。二、医师未.
-
XXXX医院创伤急救技术规范(2022)一、创伤急救原则二、创伤后死亡高峰三、检伤分类四、创伤及急救四大技术创伤主要是各种外力或者机械因素接触人体以后对人体的器官、组织造成的一种损害。在日常生活中,常.
-
心脏骤停抢救用药的适用与禁用一、心搏骤停症状心搏骤停(CA)是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停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引起心.
-
常用药物急性中毒救治措施01巴比妥类镇静催眠药急性中毒02苯二氮草类镇静催眠药中毒03阿片类药物中毒04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05吩喂嗪类抗精神病药中毒06苯丙胺类物质中毒07急性乙醇中毒08瘦肉精中毒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