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卫生学资源
(共9142
份)
用时:30ms
-
1、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O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2、2、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
-
1、对首次发现收缩压14O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三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2、2、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4次.
-
手卫生知识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D)。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传染病人D、手卫生2、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
XXX身体红绿灯【设计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功能重在“预防”和“发展”。由于文化和各种复杂的社会原因,许多家庭忽视了对儿童的性教育。所以,小学生的性安全教育课有助于预防儿童侵害事件发生,也可以帮助儿童.
-
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一、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共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地理、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差异,一些重要的寄生虫病仍然在不同地.
-
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表疫苗名称出生时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6月龄8月龄9月龄18月龄2周岁3周岁4周岁5周岁6周岁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灭活疫苗
-
ICS13.100CCSC60GB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232024代.GBZ232002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Diagnosticstandardforoccupationa.
-
诺如病毒的感染防控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5分)1、诺如病毒是一种()病毒。A.肠道(B.呼吸道C.口腔D尿道2、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诺如病毒感染列入()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ID.丁类3、诺.
-
诺如病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培训考试试题1.诺如病毒的高发季节是()A5-10月份B1012月份C3-5月份DlO次年3月(2、冲洗是使用()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A热水B软水C纯化水D流动水.
-
诺如病毒如何预防应对?19条提示转给师生家长诺如病毒常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引起传播,孩子、家长和老师如何预防和应对诺如病毒?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开学后警惕诺如病毒科学预防诺如病毒具有很强的传.
-
手足口病的诊断一、诊断标准(一)临床诊断病例。1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 .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
-
手卫生知识试题科室: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1、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D)。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传染病人D、手卫生2、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
-
手卫生管理规范试题一、单选题1.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国际洗手日为()A、3月15日B、7月20C、10月15日(正确答案)D、12月15日2 .洗手操作步骤(八)内外夹弓大立腕,内外夹弓内外内外夹腕3 .
-
2024年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卫生、防护、隔离、抗菌)等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目录简介一、单选题:共150题二、多选题:共35题三、简答题:共10题一、单选题1 .下列哪项措施是预防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关.
-
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一、设置幼儿园疫情报告人幼儿园园长为幼儿园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第一责任人,卫生保健教师是幼儿园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幼儿园其他教职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
-
CVVHDF联合HA380治疗脓毒症患者1例】一、临床资料主诉:摔伤致左侧腹部疼痛4小时现病史患者诉4小时前骑车摔伤致左侧腹部受到撞击,出现左侧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无呕血、血尿,无畏寒、发热,无腹.
-
慢性病防治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30题)1 .生活中少静多动可以预防慢性病,对吗?(J)解析:积极的身体活动对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包括减少过早死亡的危险,降低各类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脑卒.
-
成人中心静脉导管(CVC)堵塞风险评估及预防一、风险评估1.1 评估时机1.1.I应在置管前、置管后、转科时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堵塞风险评估。1.1.2当患者合并糖尿病或并发血栓等高风险情况时应进行动态评.
-
成人中心A除导管堵塞(CVC)风险评估赛科室: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中心静脉导管(CVC)堵管风险评估评估时间评估时间评估时间评估时间危险因子分值血栓史3糖尿病10.5mg1.1D-聚.
-
慢性病防治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30题)1 .生活中少静多动可以预防慢性病,对吗?(J)解析:积极的身体活动对健康具有诸多益处,包括减少过早死亡的危险,降低各类慢性病的患病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脑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