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妇科学:妊娠小便淋痛妊娠期间,尿频、尿急、淋漓涩痛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亦称“子淋”。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妊娠合并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统感染的疾病。妊娠小便淋痛是临床常见的妊娠合并症.
-
中医妇科学: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一)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系指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至会阴的区域,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前庭、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前庭大腺、会阴等.
-
中医妇科学:宫内节育器避孕利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已有90年的历史,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一)避孕原理宫内节育器的避孕作用主要是局部作用。由于它的存在,干扰了子宫内膜表面的生理环境和状态,阻碍胚泡在宫内着.
-
中医妇科学:妇产科基础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一、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一)外生殖器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系指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至会阴的区域,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前庭、尿道口、阴道口及处女膜、.
-
中医妇科学:人工流产避孕失败后,采用有效的方法,人为地使妊娠终止,称为人工流产。人工流产只能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并不是节育的好办法。一、早期人工流产(一)药物性流产1.前列腺素(前列腺素E2、前列.
-
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梅艳芳梅艳芳 4040岁岁 患宫颈癌患宫颈癌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宫颈癌的预防和筛查 一、宫颈癌的病因 二、宫颈癌的流行病学 三、宫颈癌的病理类型 四、宫颈癌的临床表现 五、宫颈癌的筛.
-
母婴保健资格证考试模拟题一实验室技术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1.婚前医学检查的内容是指()A.进行有关性卫生的保健和教育B.进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C.对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D.对准备结婚的男.
-
中医妇科学:经行乳房胀痛每值经前或经期乳房作胀,甚至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者,称“经行乳房痛”。本病属西医学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范畴,多见于青壮年妇女,是常见病。乳痛症(乳腺结构不良症中的常见轻型病变)也可.
-
中医妇科学:月经后期月经周期错后7天以上,甚至错后3-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者,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期错后”、“经迟二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月经稀发。月经后期如伴经量过少,常可发展为闭经。病因病机主要.
-
中医妇科学:女性的特殊生理一、月经胞宫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称为“月经”。因它犹如月亮的盈亏,海水之涨落,有规律和有信征地一月来潮一次,故又称它为“月事”、“月水”、“月信”等。明李时珍说.
-
中医妇科学:痛经凡在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舐,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二西医学把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前者又称功能性痛经,系指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
-
中医妇科学:妇人腹痛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舐者,称为“妇人腹痛”,亦称“妇人腹中痛”。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盆腔炎、子宫颈炎、子宫肥大症及盆腔淤血症等引起的腹痛。病因病.
-
2024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清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TBG)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酸性糖蛋白,由39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含有一个甲状腺素结合部位,是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结合蛋白.
-
2024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分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预后结局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
-
2024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产科急症操作流程胎儿窘迫胎儿窘迫(fetaldistress)是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胎儿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01病因1 .母体因素:孕妇存在高血压、慢性肾炎、妊.
-
双胎妊娠的超声诊断前言 一次妊娠同时有两个胎儿称双胎妊娠,人类的多胎妊娠中以双胎多见 三胎少见 四胎或四胎以上罕见影响双胎妊娠发生率的有关因素主要有以下辅助生育技术*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遗传因素 营养.
-
随堂听课记录本20年月日20年月日Xxxx小学专用听课人可编辑授课人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授课地点评价项目满分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课前仪表妆容、教姿教态教具、课件、教室布置课中教授内容与教学大纲匹配、适中教学重.
-
早孕期绒毛膜下血肿2024绒毛膜下血肿是指绒毛膜板与底蜕膜之间形成血肿。B超表现为宫腔内、宫壁与胎膜(或妊娠囊)之间的无回声区,多呈新月状,其下缘多于宫颈内口相通。绒毛膜下血肿的发生率为0.5%-22.
-
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护理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护理查房查房l 腹腔镜手术借助于先进的腹腔镜仪器设备和手术器械,为外科手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手术工具,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
-
2024妊娠期感染改善母儿结局妊娠期感染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妊娠期感染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1-20进一步深入了解妊娠期感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仅对其诊断和管理至关.